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新农人云学堂
  • 首页
  • 培训学习
  • 科普中心
  • 农业智库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信息查询
  • 移动端学习
  • 内训课程
登录|注册
首页 技术专栏 中稻种植方法

中稻种植方法

发布于:2023-09-12       作者:惠农网

中稻栽培要注意播、插、肥三项措施,这是高产的基础。

1、适期播种,掌握全生育期温度节奏。

水稻播种期应在日均温超过12℃,保证发芽率。还要综合考虑插秧期不受低温冷害的影响,齐穗期之前日均温度大于23℃,以防不能正常开花结实,抽穗扬花期和籽粒充实期避开高温或伏旱危害。杂交稻抽穗扬花期对高温和低温都反映敏感,日平均气温在25℃~28℃为宜,否则会造成空秕率增加,产量下降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2、合理密植,建立高产群体结构。

栽种过密容易照成群体过于繁茂,相互遮阴,易引发病虫害,成穗率降低。栽种过稀,难于保证高产的有效穗。合理的栽种密度一般为:早栽基本苗约8万株/亩,中栽8~10万株/亩,迟栽10~12万株/亩。

3、合理施肥,加强肥水运筹。

一是要合理分配基肥和追肥的比例:基肥比例在50%左右时,产量随基肥比例上升而增大,当基肥比例上升至70%时,产量反而下降。因为前期施肥多,中期稳不住,后期脱肥早。反之,如果基肥不足,过多靠追肥,往往发苗不稳,中后期群体大,无效分蘖多,空秕粒增加。中后期追施穗肥和叶面肥,可确保穗大粒多。

具体施肥方法如下:

基肥:三宁金肽能25-10-16复合肥、腐植酸18-18-18、20-12-10水稻专用肥35~50公斤/亩,碳铵25公斤左右。

返青分蘖肥:移栽后到返青约5~6天,插秧后10天左右开始新的分蘖。因此,返青分蘖追肥要早,插秧后7天内施完,亩施尿素10~12.5公斤/亩,可加适量锌肥。栽后15天前后可看苗补施1次,亩施5公斤左右。

穗肥:田地漏肥、群体长势偏弱的田块,应补施穗肥,亩施尿素5~7.5公斤。前期群体长势好的,施用量酌减。

总之,中稻栽培主要是注意温度对种植过程中的影响,掌握好温度的节奏才能控制好生长周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新农人云学堂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|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|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农业工程学会
  • |
  • 客服热线:027-59219306
  • |
  • 邮箱:csaepx@hgcitech.com
  • 技术支持:武汉华工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2021014965号-3
友情链接:
  •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
  • | COSE职业技能在线学习平台 |
  • 武汉华工智云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|
  • AIOC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学习平台
  • |
  • BySEA国际教育平台

扫码进入小程序

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新农人云学堂小程序二维码

微信公众号

QQ在线咨询
  • 新手指南
  • QQ咨询
  • 小程序
    安卓版下载
  •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