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新农人云学堂
  • 首页
  • 培训学习
  • 科普中心
  • 农业智库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信息查询
  • 移动端学习
  • 内训课程
登录|注册
首页 技术专栏 土壤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?

土壤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?

发布于:2023-12-11       作者:未知

 

土壤颜色与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、水分含量、浅色矿物(如二氧化硅、氧化铝、碳酸钙等)和暗色矿物(如氧化铁、氧化锰、黑云母等)含量密切相关。

土壤里腐殖质含量的多少和矿物质组成的差异,会让土壤呈现不同的颜色。

土壤腐殖质由动植物残体演变而成,一般粘附在土粒的表面,它的多少主要是调节土壤颜色的深浅。

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质含量较高的,因为腐殖质呈黑色和棕色;腐殖质含量少时,土壤则呈现灰色或灰白色。

从灰到黑,颜色随腐殖质含量的升高呈梯度变化。

 

 

不同颜色土壤的成因

1、红色土:氧化铁是土壤矿物质中的调色高手,当它在土壤中的含量高时,土色发红,或者呈棕红色。

2、黄色土:当氧化铁与水作用时,能转变为黄色的水化氧化铁,低洼潮湿的环境是这一变化的适宜条件。因而在这种地方,土壤常显黄色。 

3、白色土:常常是与土壤里的盐分变化紧密相连。如碳酸钙、碳酸钠、氯化钠、硫酸钠等盐类,以及高岭土、氢氧化铝等物质在土壤中呈粉末状存在时,都可能让土壤呈现偏白的颜色。

4、紫色土:由紫色砂岩和页岩风化物发育形成,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多,富含钙、磷、钾等营养元素,其土色的决定因子主要为其中含有的结晶性氧化铁和锰化合物。

土壤是维持人类生活的主要支撑系统,为根系提供固定场所,长期容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,提供维系生命的营养物质。

保护好生态环境,科学保护土壤才能发展好绿色农业,提高农业生产能力。

(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”水处理新视野“)

 

 

 

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新农人云学堂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|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|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农业工程学会
  • |
  • 客服热线:027-59219306
  • |
  • 邮箱:csaepx@hgcitech.com
  • 技术支持:武汉华工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2021014965号-3
友情链接:
  •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
  • | COSE职业技能在线学习平台 |
  • 武汉华工智云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|
  • AIOC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学习平台
  • |
  • BySEA国际教育平台

扫码进入小程序

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新农人云学堂小程序二维码

微信公众号

QQ在线咨询
  • 新手指南
  • QQ咨询
  • 小程序
    安卓版下载
  • 回到顶部